下文转载自华科哲学双学位班的新浪博客。
The nature of science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The nature of science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Chapter one hypotheses
这是本书的第一章,主题就是“假说”。作者在开篇的序言中已经说过了,本书分为两个部分:Book I 主要讲的是他称为的 micro-philosophy of science
。主要关注的是科学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truth
,explanation,and reality
同时为了使没有科哲背景的读者能够更有效的理解这些问题,作者还在第一部分的开始用了几章来介绍一些基本的概念。Chapter one 就是对“假说的介绍”。
无论是在科学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大量的使用了各种假说。比如:广义相对论里最高光速的定律,宇宙学里大爆炸的理论,甚至黑洞理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真正的确定黑洞的存在与否),我的学科地质学里的基础: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等等都是假说。至于生活呢中我们所使用的假说就更多了-----既然我们在科学和生活中都频繁的使用各种假说,那么我们需要弄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what is hypothese ?
在书中作者给出了他的假说的定义:“
in this book
,however, we will take a statement as a hypothesis
in relation to someone who has grounds to doubt its truth status
.
在这个对假说的定义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假说一定使可以被证伪的。既是它不是一个恒为真或假的陈述,而是它的取值可以是真或假的,即它是可以被证伪的。我认为这一点是假说同几何学,数学,逻辑学里的公理所不同之处。公理都是self-evident
.,是恒为真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数学,逻辑中就没有假说。数学,逻辑中的很多的猜想或是定理都是假说,它们都是可以被证明是为真或假的。所以作者在里强调了:when a statement accepted as
definitely
true ,people call it a statement of fact
所以:“It will rain tomorrow”是假说(或是prediction)。
“It is raining now ”是事实。
在说到这个fact的时候,作者在注释里提到了他在此处所用的词:fact的含义。作者的原话我觉得十分有意思,摘录如下:strictly speaking ,a fact is different from a
statement of fact .roughly ,facts are the “things”represented or spoken of by statements of fact
.
我看到这句话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到了plato的理念论。事实和陈述事实的区分,第一感觉就是好像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区分。正如Plato所说的感性世界的事物只能是对理念世界事物的模仿。陈述事实也只能是对正真的事实的一个陈述而已。那么真正的事实能否被我们所把握,还是我们能把握的只能是被我们通过语言所陈述的事实?
让我们回到假说来看看这个问题。前面说到假说是可以被证伪的。那么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某种方法来检验假说的真伪性。这里首先说明的是假说可以分为两类:mathmatic
hypotheses和empirical
hypotheses
。这里我说到的假说是后者即经验性假说。就是说对这一类假说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感觉经验去检验它的真伪性。比如
“It will rain tomorrow
”。只需要到第二天我们直接看下雨没有就可以知道这个预言的准确性。而向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只能通过行星和物体之间的具有的相互作用来证明;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对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的证明。我想大家中学的时候都做过这个实验。在一块磁铁旁边散上很多的小的铁屑,让后我们发现铁屑围绕着磁铁很规则的排列,老师告诉我,看到没这就是磁场。到现在我都想说,我没有看到磁场,只是看到了排列规则的铁屑。
上述的两个例子分别代表了检验假设的“两种”方法:direct test 和 indirect test
。这里我想说明的是间接检验的方法。间接检验就是对于某些假设我们不能直接的用经验去检验。于是我们从假设里演绎出可以经验检验的逻辑后承,以这个逻辑后承来代表原来的假说。从而通过检验这个逻辑后承来确诊原来假说的真伪性。到这里我们似乎对两种检验方法的区分比较明确了,不过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如我站我家在门外(门是关闭的)。我家养有一条狗,它常常在门后的客厅里睡觉。于是我们现在可以有个假设:我家的那条狗现在在门后。
那么对于这个假设我们可以如何证实呢?
现在让我们来看如下的情况:(假设门外有若干人)。
A说“只要打开门,看里面是否有狗就可以了”
B说“只要我们敲门,看里面是否传来狗的叫声就知道有狗没有了。(假定如果狗在,我家的那条狗在有人敲门时一定会叫)。
对于上述的两个检验方法,仔细分析,我们可以有如下结论:A的是直接检验的方法。而B
是间接的,它是通过检验是否狗叫来确证狗是否存在。既是检验的是是否有狗叫而不是原来的假说狗是否在。我们当然感觉上会觉得第一种方法更合理。也许我敲门时发出的狗叫声来自我家的电视机,刚好我老姐在看动物世界。而我家那条狗在外面溜达去了。
上面的论述看起来似乎是很符合我们的感觉的。不过,这里的问题是,同样是确证狗的存在,一个是用的视觉,一个是用的听觉。只是使用了不同的感官的感觉而已。为何却有如此大的差别?这个例子向我们指出了,我们在感觉上确乎是更加的相信视觉一点。(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面的例子中视觉就一定是直接的检验的。
我到觉得不一定。让我们来看下如下的情况。
我们打开门确实看到了我家的那条狗躺在客厅里,同时在开门时甚至还听到了狗的叫声,于是我们说看吧,狗确实在这。不过狗真的一定在这里吗?我不这么认为,也许你听到的狗叫只是我老姐看动物世界,电视机里传来的叫声,而你看到的狗不过是我买给我小侄女的仿真度很高的一只狗玩具吧了。事实是我家的那条狗还在外面追我隔壁家的那条母狗呢!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想表达的是:实际上,在感觉经验中我们更相信的是视觉的经验。不过它不是必然可靠的。实际上是没有真正的直接的检验,所有的检验都是间接的(当然这里就会由一个问题所谓观察词项和理论词项的问题,在这里就不讲了,可以看看科哲书)
我想比较严谨的表述是:我们在检验一个假说到底是真还是假的时候。从根本上说,我们只能用我们经验到的与实在(reality)相比较。如果两者符合就是真,反之就是假。
在这里我思考的是,我们在这里说的假说的真假,到底是何种意义上的真和假。就是说,我们一般认为假说是对某种事实的描述,只是这个描述可能是符合事实的,也可能是不符合事实的。这里我们就回到了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事实,或是说我们说假说符合事实,是指符合的何种意义上的事实。一般来说从我们认为假说是对客观的实在的描述,特别是科学中的假说。但是就如同上面的例子反映的问题一样,在我们检验假说的真伪性时。本质上我们只是一种间接的经验检测。既是我们通过经验检测等到的是statement fact,而假说本身是fact,这两种事实在前面说到了不是同一个东西。既是间接的检验只能是对
statement
fact的确证,而hypotheses是fact。所以我们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对假说进行证伪。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个人觉得假说说描述的事实应该只是
statement
fact。这就是说,不要以为科学是对绝对的客观实在的描述。科学描述的规律,物体,事实只是被我们陈述的或是说被我们建构的规律,物体和事实。所以就像不要迷念哥一样,各位童鞋不要迷念科学。
写到这,我才对科哲中SSK
,SK等流派的观点感到了一些认同(虽然他们的观点对于我们传统的搞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有点离经叛道)。以及科哲老师在课堂上说过的约定的真理,约定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