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珈山下] 2020.05.16 ❄00073 武大建筑---丢失的武大精神

相对于人短暂的一生来讲,建筑是一门永恒的艺术。当然,有了永恒的传承和媒介,所有艺术都是永恒的。再者,艺术或精神本身即是永恒的。人居住在地球上,居于自己所造的居所之中;人大部分的故事发生在这些建筑之中;而营造建筑的人,也把自己的精神塑造于其中。

反观20世纪跌宕起伏的100年,再关照当下,我们又回到了起点,那个轮回的魔咒。
偶尔见到“民国热”这样的报道。真实的民国是什么样子,什么情况,如果细心去搜集文献资料,应该是可以搞清楚的,单然民国不会是一个单一的模样。对于大众而言,在没有新闻自由的情况下,民国是什么样子,什么情况,自然没有机会见到了。
要体验民国的气质和精神,武汉大学是一个绝好的去处,因为那里有民国期间营造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详细介绍可参见维基百科。其中建筑介绍中说到:“尔斯的设计按照建筑设备委员会“实用、坚固、经济、美观、中国民族传统式外形”的要求,贯穿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思想,采用“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手法,对环境深刻理解,对地形巧妙利用。采中西建筑形式之长,集古典与现代建筑之美,开当时建筑风格之先。根据珞珈山的地形地貌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使校园总体规划具有鲜明的特色。校园建筑物依照各自的功能,采用散点、放射状布局,又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原则,因山就势,建筑组群变化有序,整个校园在自由的格局中又有严整的片断,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群体。这些建筑群相互构成对位对景,面面相观,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环境空间层次。欣赏珞珈山校园建筑,不是在“可望”,而是在“可游”,步移景异,韵味无穷。当时大量西方建筑界都还处在探索阶段之中的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被成功地运用在武大早期建筑的设计施工上,并影响到中国后来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校园中心区由2条南北轴线和2条东西轴线相交汇形成两大组建筑群,总体规划因山就势,利用东、南、北三面环山,西侧为低洼地的区域规划校园中心区,低洼地作运动场,看台依坡而筑。建筑群沿看台外面凹形校前大道上侧布置。南山(火石山)建工学院,北山(小龟山)建理学院,东侧山脊规划了大礼堂。形成以运动场为中心,大礼堂为主体的一组建筑群。工学院、理学院分别在运动场中线400米的南北端,为大礼堂的左右翼。大礼堂和体育馆在运动场东西轴线上下端正。运动场西向山起箕(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多米)地势骤降,为校区下沉式中心园林地。体育馆在其下方。于是形成贯穿工学院、理学院的南北轴线,及由大礼堂延伸至体育场以西的体育馆的东西轴线,空间呼应,地形错落,章法井然却又十分生动而切合地形。中心区西北侧的狮子山从东、北两个方向可远眺东湖,从东湖亦可见狮子山山顶轮廓,形成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另一组建筑群,在北山丘陵地带的狮子山,坐南朝北。图书馆居山顶中央突出;东、西两翼为文学院、法学院,相对矗立;南面学生宿舍抱坡而建。飞檐碧瓦掩映在绿树丛中,使山体显得更加郁郁葱葱、错落有致。武大校舍建设的总体统一,又有群组、单体建筑的特色。冬季阳光充足,夏季南风吹拂,并配合和增添了湖光山色的美景。 ”
在武汉上学期间无数次游荡在校园中,想象着故人们该是有着何等的审美和精神,才能营造出这样的建筑。当下城市里无数的筒子楼和钢铁架子,毫无审美可言,只给人一种压迫和想要逃离之感。
如开篇所言,人或无意或自觉把自己的气质和精神塑造于建筑之中。“民国热”之所以能存在,恐怕也是人们怀念那时自由开放和浪漫的精神气质吧。这一点,在武大早期建筑上深有体现。
因此可以说,现在的武汉大学并不是真正的武汉大学,或者只是部分的武汉大学。真正的武汉大学就是这早期武汉大学建筑,是这些建筑体现出来的自由开放浪漫的精神气质,是拥有这种精神气质的营造时期的武大师生和现在仍保有这种精神气质的少数武大人(例如刘道玉老校长,邓晓芒教授等)。
因此我在这里所说的武汉大学,仅仅是那个抽象的武汉大学,和现实中它的有限实现。
武大是不幸的,遭遇如此令人窒息的时代;武大也是幸运的,有它的早期建筑屹立在那里,世人见了,或许能体悟到它真正的样子。正如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我目前认为上帝是人精神的产物),但耶稣是真实存在的,于是人们信上帝。中介是精神在世的实证,而人是经验的。很庆幸,武大有它最直接、具体和形象的中介。从这点来讲,武大可能是中国未来最有希望的大学。
当你欣赏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的时候,你欣赏和打动了你的,是居于其间的丢失了的武大精神和人该有的精神气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